焊接作业安全规定
时间:2025-10-24 22:11 点击: 次
焊接安全规定是保障焊接作业人员生命安全、防止火灾爆炸及职业危害的强制性操作准则,核心围绕防触电、防火灾爆炸、防有害气体与烟尘、防弧光伤害四大重点。
一、作业前安全规定
环境检查:作业区域 10 米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(如汽油、油漆、氧气瓶与乙炔瓶需保持 5 米以上安全距离,距明火 10 米以上)。
设备检查:检查焊机外壳接地是否牢固、电缆线有无破损漏电、焊钳绝缘是否完好,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。
个人防护:必须穿戴专用防护装备,包括阻燃工作服、焊接防护面罩(防弧光)、绝缘手套、防滑工作鞋,高空作业需系安全带。
审批手续:在禁火区域作业时,需提前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,配备专人监护及灭火器材(如干粉灭火器、消防沙)。
二、作业中安全规定
操作规范:焊接时禁止用身体触碰焊机带电部位,不得将焊钳夹在腋下或靠在工件上,更换焊条需戴绝缘手套。
防火防爆:焊接炽热熔渣需妥善处理,避免溅落至易燃物上;焊接盛装过易燃液体的容器时,需彻底清洗并通风置换,严禁带压焊接。
通风防护:在密闭或半密闭空间作业时,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措施,防止焊接烟尘(如氧化铁、锰尘)和有害气体(如臭氧、氮氧化物)积聚,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。
弧光防护:作业现场需设置防护挡板,避免弧光直射他人眼睛;不得在带压力的容器、管道或带电设备上进行焊接。
三、作业后安全规定
清理现场:熄灭焊接火焰或切断焊机电源,仔细检查作业区域,清除残留火种、炽热焊渣,确认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。
设备归位:将焊机、电缆线、焊钳等工具整理存放,关闭氧气瓶、乙炔瓶阀门,放尽余压,妥善保管气瓶。
个人清洁:作业后及时清洗面部、手部等暴露部位,更换工作服,避免焊接烟尘和金属粉尘通过皮肤进入人体。
四、特殊作业安全规定
高空焊接:作业人员需搭设牢固的脚手架或平台,工具材料严禁抛掷,下方需设警戒区,防止物体坠落伤人。
水下焊接:必须由专业持证人员操作,配备专用防水设备和应急救援装置,确保通信畅通,制定应急预案。
气焊气割:氧气瓶、乙炔瓶需直立放置并固定,严禁横放滚动;乙炔瓶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,防止火焰倒灌引发爆炸。
五、应急处理规定
触电事故:立即切断焊机电源,将伤者移至安全区域,若心跳呼吸停止,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送医。
火灾爆炸:立即停止作业,使用现场灭火器材扑救,同时拨打 119,若火势蔓延,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。
弧光灼伤 / 烟尘中毒:眼睛灼伤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;出现咳嗽、头晕等中毒症状,立即转移至通风处,严重时送医治疗。
下一篇:暂无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