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小时咨询热线:+86-0756-8927164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

通风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

时间:2025-09-02 18:56 点击:

通风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是确保系统满足设计要求、保障室内空气品质(IAQ)和节能运行的核心环节,主要分为 “风量测定” 和 “风量调整” 两大阶段,需遵循标准化流程和专业方法。以下从基础概念、测定方法、调整策略到注意事项进行全面解析。

一、核心概念:为什么要做风量测定与调整?

通风系统(如空调送风、排风、排烟系统)的核心功能是通过 “合理的风量分配” 实现空气交换 —— 若风量不足,会导致室内污染物积聚、温湿度失控;若风量大额超标,会造成风机能耗浪费、噪音增大;若各支路风量分配不均(如同一空调系统下部分房间冷 / 热不均),则直接影响使用体验。
因此,风量测定与调整的目标是:

验证系统总风量是否符合设计值(偏差通常需控制在 ±10% 内);

确保各支管、风口的风量分配满足各区域的需求;

排查系统阻力异常(如管道堵塞、阀门故障),优化运行能耗。

2. 关键测定点位与方法

不同点位的测定逻辑不同,需优先选择 “气流稳定、代表性强” 的位置(避免弯头、三通、阀门下游 1.5 倍管径内或上游 3 倍管径内,此处气流紊乱,数据偏差大)。

(1)主风道 / 总风量测定:皮托管法(最精准)

适用于风机进出口、主风道等大截面管道,步骤如下:

截面划分:将风道截面(如矩形、圆形)均匀分成若干个小区域(如矩形风道分成 6-12 个等面积小块,圆形风道分成 8-12 个等角度扇形),每个小区域的面积≤0.05 m²,确保每个区域的风速均匀;

点位测量:在每个小区域中心处,用皮托管测量 “总压 P 总” 和 “静压 P 静”,计算动压 P 动 = P 总 - P 静;

风速计算:根据动压公式换算风速:动(ρ 为空气密度,标准状态下 ρ=1.2 kg/m³);

总风量计算:先算每个小区域的风量(v_i × A_i),再求和得到风道总风量 Q 总 = Σ(v_i × A_i)。

(2)支管 / 风口风量测定:风速仪或风量罩法

支管测定:若支管截面较小(≤0.2 m²),可直接用叶轮式风速仪在截面中心区域取 3-5 个点测风速,取平均值后乘以支管截面积;

风口测定:

散流器、百叶风口:优先用风量罩直接罩住风口,待读数稳定后记录风量(误差≤5%);

条形风口(如门缝风口):用热线式风速仪沿风口长度方向取 5-7 个点测风速,取平均值后乘以风口的 “长度 × 高度”(过流面积)。

(3)风机性能验证(可选)

若总风量偏差过大,需测定风机的 “实际风量 - 风压” 曲线,判断是否为风机选型错误或系统阻力超标:

测定风机进口静压 P 进(通常为负压)和出口总压 P 出(正压),计算风机全压 P 全 = P 出 - P 进;

结合测得的总风量 Q,与风机样本中的 “全压 - 风量曲线” 对比,验证是否在设计工况点运行。

3. 测定数据处理

同一点位需连续测量 3 次,取平均值(避免偶然误差);

若某区域风速偏差超过 20%(如个别小区域风速远高于其他),需检查是否存在管道变形、异物堵塞;

记录测定时的环境参数(温度、大气压),若与标准状态(20℃、101.3 kPa)偏差大,需对风量进行修正(空气密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相同风速下,高温时实际风量会略大)。

三、风量调整:核心策略与步骤

风量调整的核心是 “平衡阻力”—— 通风系统的风量分配遵循 “阻力平衡原理”:同一并联支路中,阻力越小,风量越大;阻力越大,风量越小。因此,调整的本质是通过改变支路阻力,使各支路风量达到设计值。

1. 调整前准备

整理测定数据:列出 “设计风量” 与 “实际风量” 的偏差表,标注偏差超标的支路(通常偏差>15% 需重点调整);

确认系统状态:关闭无关设备,确保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行(若风机用变频控制,需先调至设计频率),检查所有阀门处于 “初始开启” 状态(避免因阀门关闭导致误判)。

2. 核心调整方法:“先总后支、先近后远”

调整需遵循 “从总到分、从近到远” 的逻辑,避免局部调整影响整体平衡,具体步骤如下:

步骤 1:调整总风量至设计值

若总风量<设计值:检查风机是否反转、滤网是否堵塞、风道是否漏风(可通过烟雾测试或压力测试排查漏风点,漏风率需控制在≤5%);若均正常,可适当提高风机转速(变频风机调大频率,定频风机可调整皮带轮直径);

若总风量>设计值:可通过关小风机出口的 “总风阀”(或调小变频频率)降低总风量,避免风机长期在超额定工况下运行(易过载、噪音增大)。

步骤 2:调整并联支路的风量平衡(关键环节)

系统中各支管多为 “并联” 关系(如同一风机带动多个房间的风口),调整时需以 “阻力最大的支路” 为基准(该支路风量通常最小),具体方法如下:

找出基准支路:在所有并联支路中,选择 “实际风量 / 设计风量” 比值最小的支路(即最 “缺风” 的支路),将其阀门全开(阻力最小化),记录此时的风量;

调整其他支路:对 “实际风量>设计风量” 的支路,通过关小支管上的调节阀(如蝶阀、对开多叶调节阀)增加其阻力,从而降低风量,直至接近设计值;

注意:调整时需 “微调”,每次关小阀门后,需重新测定该支路及基准支路的风量(避免因局部阻力变化影响基准支路);

重复验证:所有支路调整后,再次测定总风量和各支路风量,若仍有偏差(>10%),需重复步骤 1-2,直至所有支路偏差满足要求。

步骤 3:调整风口风量(末端微调)

若支管风量已达标,但个别风口风量偏差大(如同一支管上的多个散流器),可通过以下方式微调:

可调式风口(如百叶风口):直接调整风口叶片角度,改变风口过流面积(叶片角度越小,风量越小);

固定风口:若风口风量过大,可在风口内侧加装 “节流孔板”(需计算孔板孔径,避免阻力过大);若风量过小,需检查风口是否堵塞(如积尘、异物)。

3. 特殊场景调整技巧

高层建筑垂直风道:因各楼层风口高度差导致静压差异(下层风口静压高、风量易偏大,上层静压低、风量易偏小),需在下层支管阀门适当关小,上层阀门全开,必要时在顶层加装 “静压箱” 平衡压力;

排烟系统:需在 “火灾模拟工况” 下(风机高速运行)调整风量,确保排烟口风速≥10 m/s(防烟气倒灌),且各排烟分区的风量满足排烟量要求;

变风量(VAV)系统:需结合 VAV 控制器的设定值,调整末端风阀的 “最小风量” 和 “最大风量”,确保在部分负荷下仍能满足室内需求。

四、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

数据偏差大?排查 3 大原因

测定点位错误:若在弯头、三通附近测量,气流紊乱会导致风速偏差>30%,需重新选择 “气流稳定段”(上游≥3 倍管径、下游≥1.5 倍管径);

漏风问题:风道接口、阀门密封处漏风会导致 “实测风量<设计风量”,可在漏风点涂肥皂水,观察是否冒泡,修复后需重新测定;

工具未校准:风速仪、皮托管若长期未校准(建议每年校准 1 次),会导致测量误差,需用标准风洞校准工具后再使用。

调整后风量反弹?注意 “动态平衡”

避免 “过度调整”:若阀门关度过大(如超过 80% 关闭),会导致系统总阻力急剧增加,风机可能因过载自动降速,导致风量反弹;

优先选 “动态平衡阀”:对于要求高的系统(如精密空调、手术室通风),建议在支管上安装 “动态平衡阀”,可自动维持支路风量稳定,无需反复手动调整。

安全与节能提醒

测定时需注意高空作业安全(如风道内测量需系安全带、通风良好);

调整后需记录最终参数(总风量、各支路风量、阀门开度),便于后期维护;

若系统长期运行后风量下降,需定期清理滤网、风道积尘(通常每 3-6 个月清理 1 次),避免阻力增大导致能耗上升。

 


(文章来源:网络)(内容仅用于分享和学习,若涉及侵权请10日内告知本网删除)
上一篇:通风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
下一篇:空调器设备性能测定与调整

友情链接:   珠海空调清洗  珠海厨房油烟清洗 珠海空调 珠海焊接加工 珠海水池清洗
珠海金辰宇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:+86-0756-8927164 手机:13680348773 邮箱:sales@756bj.com
珠海市香洲区前山粤海西路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