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风工安全操作技术
时间:2025-09-20 20:27 点击: 次
通风工是保障建筑、工业场所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岗位,其操作涉及设备安装、管道架设、系统调试等环节,存在高空作业、机械伤害、触电等安全风险。以下从岗前准备、核心操作规范、风险防控、应急处理四个维度,详细梳理通风工安全操作技术要点,确保作业全流程安全可控。
一、岗前安全准备:奠定安全基础
岗前准备是规避风险的首要环节,需从 “人、物、环境” 三方面全面排查,杜绝 “带病作业”。
人员准备:资质与意识双达标
持证上岗:必须取得《特种作业操作证》(若涉及高空、电焊等关联作业,需额外持有对应专项证书),严禁无证或证书过期人员独立操作。
岗前培训:作业前需参加安全技术交底,明确本次作业内容(如通风管道安装、风机调试)、风险点(如高空坠落、物体打击)及防护措施,不理解的环节需及时确认,禁止盲目开工。
身体与防护:作业前确认自身无高血压、恐高症等不适宜岗位的疾病;按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(PPE) ,设备与工具检查:排除机械隐患
机械设备:检查风机、风阀、除尘器等设备的外壳是否完好,电源线有无破损、漏电现象,传动部件(如皮带、轴承)是否润滑正常、无卡滞;试运转时听声音是否异常,确认设备 “无故障” 方可使用。
工具检查:
电动工具(电钻、切割机、角磨机):必须有漏电保护器,且测试漏电保护功能有效(按试验按钮跳闸);钻头、切割片无裂纹,安装牢固。
手动工具(扳手、螺丝刀、梯子):扳手无滑齿,螺丝刀绝缘柄无破损;梯子需稳固(四脚着地、无摇晃),禁止使用变形、开裂的梯子。
作业环境排查:清除现场风险
高空作业环境:检查作业平台(如脚手架、登高车)是否验收合格,护栏高度≥1.2 米,脚手板铺满无间隙;下方设置警示区(拉警戒线、放警示牌),禁止无关人员通行。
有限空间作业(如地下风道、密闭机房):必须先检测氧气浓度(19.5%-23.5%)、有害气体(如一氧化碳≤30mg/m³),通风合格后再进入,且需有人在外监护。
临时用电环境:电线需架空或穿管保护,避免碾压、浸泡;配电箱需上锁,标识 “临时用电”,禁止乱拉乱接。
二、核心操作安全规范:把控关键环节
通风工操作需围绕 “管道安装、设备调试、系统维护” 三大核心场景,严格遵守以下规范:
(一)通风管道安装安全规范
管道搬运与吊装
搬运:多人搬运长管道时,需统一指挥(喊口号同步行动),避免管道倾斜砸伤;禁止单人搬运超重管道(单根管道重量≥20kg 时需两人及以上配合)。
吊装:使用起重机、手拉葫芦吊装管道时,需确认吊具(钢丝绳、吊钩)的承重能力(不超过额定载荷的 80%),吊点对称设置(防止管道翻转);吊装过程中,管道下方禁止站人,操作人员远离吊装半径。
管道切割与连接
切割:使用切割机时,需固定管道(用夹具夹紧),禁止手持管道切割;切割方向避开自身及他人,防止切割碎片飞溅伤人;作业后及时关闭电源,清理碎屑。
连接:法兰连接时,螺栓需对称拧紧(防止管道变形),禁止用手触摸未冷却的焊接接口(若为焊接管道,需配合持证电焊工操作,自身做好防火、防烫伤防护);风管接口密封时,避免使用刺激性胶水(需通风散味,佩戴防毒口罩)。
高空管道安装
登高作业时,必须系好安全带(高挂低用,即安全带挂钩挂在高于作业面的牢固处),禁止在管道上行走或站立(需站在稳定的作业平台上)。
传递工具 / 零件时,使用工具袋或绳索传递,禁止抛掷(防止物体打击下方人员);作业完毕后,及时清理高空平台上的杂物,避免坠落。
(二)通风设备调试安全规范
风机调试
调试前:确认风机与管道连接牢固,叶轮无异物(如工具、杂物);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(避免反转),接地是否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。
调试中:先点动电机(启动 1-2 秒后停机),观察叶轮转向是否正确、有无异响;正常后再连续运转,期间监测电机温度(不超过 70℃,手感无烫手),若出现震动过大、异响,立即停机检查。
调试后:关闭电源,做好调试记录(如转速、电流、温度),标注设备 “正常运行” 标识。
风阀与除尘器调试
风阀调试:手动调节风阀时,动作缓慢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阀板损坏;电动风阀需测试远程控制与现场控制的一致性,确认开关到位,无卡滞。
除尘器调试:先检查滤袋 / 滤筒安装是否密封,清灰装置(如脉冲阀)是否正常;运行时观察压差(不超过设计值),若出现粉尘泄漏,立即停机检修,避免粉尘超标引发呼吸危害。
(三)通风系统维护安全规范
日常巡检
巡检时需佩戴安全帽,沿指定通道行走,禁止跨越设备、管道;检查风机、电机有无异响、漏油,管道有无破损、漏风,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,禁止擅自维修。
清灰与检修
清灰前:关闭系统电源,挂牌 “正在检修,禁止合闸”;进入除尘器内部清灰时,需先通风、检测空气质量,系好安全绳(外部有人监护),使用低压照明(≤36V 安全电压)。
检修时:维修电机、电气部件前,必须断电并验电(用验电笔确认无电);更换零件时,使用与原型号匹配的配件,禁止 “以次充好”。
三、重点风险防控:规避高频事故
通风工作业中,高空坠落、物体打击、触电、机械伤害是高频风险,需针对性防控:
高空坠落防控
严禁在未防护的临边、洞口(如吊顶开口、楼层边缘)作业;作业平台脚手板若有破损,立即更换,禁止 “踩空”。
登高作业时间不宜过长(连续作业不超过 2 小时),避免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;遇大风(≥6 级)、雨雪等恶劣天气,停止高空作业。
物体打击防控
高空作业时,工具、零件必须放在工具袋内,禁止放在平台边缘;下方设置 “安全警示区”,悬挂 “当心落物” 警示牌,必要时安排专人监护。
拆卸管道、设备时,需缓慢下放,禁止直接丢弃;清理作业现场时,先清理高空杂物,再清理地面,避免杂物坠落。
触电防控
电动工具必须使用 “三相五线制” 电源(带接地线),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≤30mA,动作时间≤0.1 秒;禁止湿手操作电动工具,避免工具进水。
维修电气设备时,必须断开上级电源,挂 “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一人操作、一人监护;若发现电线破损,立即停止使用,更换或包扎后再用。
机械伤害防控
操作旋转类工具(如角磨机、风机)时,禁止戴手套(防止手套卷入),长发需盘入安全帽内;工具防护罩必须完好,禁止拆除防护罩作业。
设备运转时,禁止用手触摸传动部件(如皮带、齿轮);若需调整设备,必须先停机,禁止 “开机调整”。
四、应急处理:应对突发情况
作业中若发生事故,需遵循 “先救人、再止损、后报告” 原则,快速规范处理:
高空坠落应急
立即停止作业,拨打 120 急救电话;若伤者意识清醒,避免随意搬动(防止脊柱损伤),用衣物保暖,等待医护人员;若伤者昏迷,检查呼吸、心跳,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(CPR)。
触电应急
立即切断电源(拉闸、拔插头),或用干燥的木棍、竹竿挑开电线(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);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处,检查意识,若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 CPR,同时拨打 120。
机械伤害应急
若发生手指、肢体切割伤,立即停机,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,避免伤口感染;若伤口较深或有异物,禁止自行拔出,用敷料覆盖后送医;若发生部件卷入,先停机,再拆解设备救人,禁止强行拉扯。
火灾应急
若因焊接、切割引发火灾,立即用现场灭火器(如干粉、二氧化碳灭火器)灭火,同时切断电源、疏散人员;若火势较大,拨打 119,撤离至安全区域,引导消防人员到场。
五、安全管理补充:长效保障措施
作业后清理:每次作业结束后,关闭电源、气源,整理工具(归位存放),清理现场杂物(尤其是高空、通道处),确保无安全隐患。
安全记录:如实填写《通风工安全作业记录》,包括作业内容、风险排查情况、设备状态等,便于追溯和隐患整改。
持续培训:定期参加安全培训,学习新设备操作规范、应急技能(如 CPR 实操),掌握最新安全法规,提升安全意识。
通风工安全操作的核心是 “预防为主、规范操作”,需将安全意识贯穿作业全流程,既保护自身安全,也保障现场人员与设备的稳定运行。
下一篇:暂无